2010年5月29日 星期六

便秘系列之五 老年人的便秘問題

就如同希波克拉底所說說:“腸道隨著年紀增長而懶惰”在老年人的便秘似乎是一個十分常見的問題。有趣的是許許多多的研究都沒有針對老年人這一族群作一完整的盛行率調查,也因為資料與定義上的差異,在盛行率的數據上有很大的不同。不過有一件事情是肯定的,那就是便秘會造成老年人生活品質的下降【1,2】。

年紀會在腸道的結構與功能上造成影響嗎?其實是眾說紛紜的而沒有一定的結論。有一些觀察研究發現腸道的蠕動在老年人是比年輕人慢【3】,但是也有持相反意見的觀察【4,5】。有一些觀察發現老年人的直腸感受度變差,擴約肌功能也一起變差,但是這並不是造成便秘的原因,反而可能是大便失禁的因素。【6-10】。基本上,年紀在腸道上造成的影響是一定的,只不過大部分因年紀造成的變化都不是造成老年便秘的主因。因為許多人的便秘症狀是多重因素造成。

同樣的,老年人發生的便秘原因可以區分為原發型便秘與次發型便秘。原發型便秘又區分為三大類,而且彼此之間也可能會有重複發生的情形。
原發型之腸道正常蠕動型:這是最常見的一種原發型便秘,約佔原發型便秘的六成左右,一般表現是以腹脹、腹痛(?)、硬便為主要表現,與便秘為主要表現的腸躁症表現類似,但是主要區分是腸躁症患者在解便後會有緩解的現象而便秘患者則不會。
原發型便秘之腸道蠕動緩慢型。此一種便秘主要特色是腸道蠕動緩慢,原因有許多,主要是控制腸道蠕動的神經與其傳導物質的變化所導致。通常此類病患對於藥物的治療有頑抗性,但是此一類型病患除便秘症狀表現外,不會有腹脹、腹痛症狀出現。
原發型之出口阻塞型便秘。這主要是因為骨盆腔肌肉群協調不良所造成。排便的過程需要反射性外擴約肌放鬆以及恥骨直腸肌放鬆,配合盆底壓力上昇以及一連串反射與自主動作才能順利完成排便,任何一步驟的異常都會造成排便困難。此一型便秘患者主要的表現是排便有阻塞感以及排便不乾淨的感覺。常見的相關因素有肛裂、痔瘡、直腸脫垂等等。

次發型便秘原因很多,可區分為腸胃道病變,如腸癌、腸憩室、巨腸症、發炎或感染造成的狹窄…等等。神經系統病變,如自律神經病變、巴金森氏症、腦中風、憂鬱症、失憶症、脊椎病變…等等。肌肉病變如皮肌炎、多發性硬化症、amyloidosis…等等。內分泌與代謝病變,如糖尿病、甲狀腺功能低下、副甲狀腺功能過高、高血鈣、低血鉀、慢性腎功能不全…等等。以及藥物之副作用,如鴉片類止痛劑、制酸劑、抗憂鬱劑、利尿劑、抗巴金森氏症藥物…等等。

便秘在老年人身上會造成什麼問題呢?除前面提到了生活品質的降低外,還有常見的問題如大便嵌塞與大便失禁。先談大便嵌塞,因為大便累積在腸道裡,特別是直腸部位,造成大便嵌塞,時間一久,不僅會造成腸道阻塞,腹部腸道嚴重膨脹,甚至導致腸道壞死引發敗血症而危及生命。此外,累積在直腸部位的糞便會因為壓力性壓迫腸道造成腸道潰瘍而引發出血;另外也會因為長期間直腸過度擴張造成直腸感應失常而引發更為嚴重的便秘;至於大便失禁,除因為直腸大便嵌塞導致之大便高流動性失禁外,也可能因為直腸骨盆部位的神經病變而導致大便失禁。

由於老年人可能的疾病史、用藥史遠比一般群眾複雜,所以詳細且完整的病史詢問遠比檢查更為重要,此外,由於老年人是多種癌症好發的族群,特別是針對腸癌的篩檢,就特別重要。一般而言,新發作的便秘患者,特別是在老年人身上時,一定要做一完整的大腸鏡檢查,以確保此一症狀並非腸道病變所導致的問題。

治療老年人的便秘,主要的目標並不是根治其問題,而是希望藉由改善其便秘情況而得到生活品質的改善。當然這並不是指老年人便秘的治療是治標不治本,而是指在一定的情形之下,考量老年人可能有多重器官衰老或是多種慢性疾病的情況之下而採用相對較為保守的治療。但如果像是大腸直腸癌症等需要積極治療的疾病,其治療準則依然與一般群眾一樣沒有改變。

非藥物治療:
主要是以藉由增加食物中不溶性纖維含量、增加水分的攝取以及適度的運動來改善。食物纖維對於治療的效果並非一定有效,而且增加食物纖維可能會造成腹脹、腹痛、排氣增加的情形。特別是當有大便嵌塞的病患,更應該要先將嵌塞大便清除才能增加食物中纖維含量。此外如果有巨結腸症、不明原因腸道阻塞的老年人,更不應該增加其食物中纖維,反而應限制其纖維攝取。
至於水分的攝取是否會改善排便情形也是有一些爭議,但是在老年人身上常見到有缺水的現象,因此增加水分也視為一種非藥物的治療。但是要小心在老年人身上,常見的鬱血性心臟病、心臟衰竭、肝硬化或是腎臟衰竭等,就不應該建議增加水分攝取。
適度運動可以促進腸道蠕動因而改善便秘狀況。根據一項研究顯示,運動的效果會與運動強度成反【12】,在不同年紀也會有不同效果【11】。可是許多老年人因為器官衰老或是神經病變(如中風)使的其運動機能受到很大的限制,這也是老年人便秘盛行率較高的因素之一。

藥物的治療:
基本上藥物的治療依藥物作用機轉可以區分為六大類。
一、 纖維補充或是增加體積藥物:主要是天然纖維或是合成纖維;基本上效果與增加食物攝取纖維效果相近。也有相似的副作用。作用機轉是藉由增加腸道內不可分解的纖維與水分而改善便秘。
二、 滲透壓型瀉劑:包含PEG3350, lactulose, magnesium citrate, glycerol, magnesium phosphate 等等。主要是藉由增加腸道內水分改善便秘。
三、 刺激型瀉劑:包含Senna, Biscodyle等等。這是最被廣泛使用的藥物,雖然文獻的回顧中對於其使用安全與療效依然有疑義。這一類藥物是藉由刺激大腸神經來改善蠕動與便秘。使用此一類藥物在一些文獻中顯示會造成腸道結構與神經的永久性改變。且在動物實驗中也顯示這當中的某一種類藥物會增加腸黏膜病變因而增加罹患腸癌的機會。臨床上使用要特別小心。
四、 軟便劑:這裡所謂的軟便劑不是指一般為增加腸道內水分含量而使用的藥物,這裡所指的是如Liquid paraphin等不被吸收的液體物質,藉由與糞便混和增加重量與體積達到效果。臨床上使用要特別注意在失能的老人身上,因為發生吸入性肺炎的機會可能會增加。
五、 促進腸胃蠕動的藥物:一般是用於治療胃排空不良、胃酸逆流等病症,但是一些研究顯示可以藉由上消化道刺激蠕動的結果達到緩解便秘的效果。
六、 其他類藥物:如秋水仙素、cytotec、Amtiza等等。
基本上治療原則是以纖維補充以及低劑量滲透壓型瀉劑為主,特別是PEG3350在大型臨床試驗中,證實其效果良好也相對較為安全。此外Lactulos也是常被使用於治療便秘的藥物之一。

結論:老年人罹患便秘的比例比一般群眾為高,但是受限於極少數的研究文獻是以老年人為對象,因此真正的盛行率調查依然付之闕如。另外,目前為止仍然沒有一項治療便秘的藥物在臨床研究上是完美的適用於每一種類型病患。再加上老年人可能因為多重器官衰弱與多重慢性疾病,更增加了治療上的困難。
基本上有幾個治療原則:
1. 詳細完整的疾病史、藥物史是診斷治療的最高原則,包含生活形態與飲食日誌。
2. 避免不必要的侵入性檢查。
3. 治療以改善症狀為主要目的。
4. 小心使用藥物,在條件允許下,使用纖維補充或是低劑量的滲透壓型瀉劑。避免使用過度的刺激型瀉劑。

最後希望所有的老年人都可以因而獲得最佳的治療而改善生活水準。





參考資料:
1. O’Keefe EA, Talley NJ, Zinsmeister AR, et al. Bowel disorders impair functional status and quality of life in the elderly: a population-based study. J Gerontol A Biol Sci Med Sci 1995; 50: M184-9
2. Wolfsen CR, Barker JC, Mitteness LS. Constipation in the daily lives of frail elderly people. Arch Fam Med 1993; 2: 853-8
3. Madsen JL. Effects of gender, age and body mass index on gastrointestinal transit times. Dig Dis Sci 1992; 37: 235-8
4. Brogna A, Ferrara R, Bucceri AM, et al. Influence of aging on gastrointestinal transit time. An ultrasonographic and radiologic study. Invest Radiol 1999; 34: 357-9
5. Meir R, Beglinger C, Dederding JP, et al. Age- and sex-specific standard values of colonic transit time in healthy subjects. Schweiz Med Wochenschr 1992; 122: 940-3
6. McHugh SM, Diamant NE. Effect of age, gender and parity on anal canal pressures. Contribution of impaired anal sphincter function to faecal incontinence. Dig Dis Sci 1987; 21: 726-36
7. Lundberg S, Swash M. Effects of aging on the anorectal sphincters and their innervation. Dis Colon Rectum 1989; 32: 737-42
8. Haadem K, Dahlstrom JA, Ling L. Anal sphincter competence in healthy women: clinical implications of age and other factors. Obstet Gynecol 1991; 78: 823-7
9. Ryhammer AM, Laurberg S, Sorensen FH. Effects of age on anal function in normal women. Int J Colorectal Dis 1997; 12: 225-9
10. Bannister JJ, Abouzekry L, Read NW. Effect of ageing on anorectal function. Gut 1987; 28: 353-7
11. Brown WJ, Mishra G, Lee C, et al. Leisure time physical activity in Australian women: relationship with well being and symptoms. Res Q Exerc Sport 2000; 71: 206-61
12. Derbyshire E, Davies J & Costarelli V. Diet, physical inactivity and the prevalence of constipation throughout and after pregnancy. Matern Child Nutr 2006; 2: 127–134.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